首页

黄金调教

时间:2025-05-29 06:44:08 作者:广东多举措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三年行动 浏览量:19315

  中新网广州5月28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三年行动方案等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供图

  发布会上,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慧诚介绍,广东认真落实国家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了《“美丽广东,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三年方案”)及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着力推进广东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广泛、深入、务实、创新开展,为推进美丽广东建设贡献志愿服务力量。

  其中,三年方案确定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中“队伍建设、供需对接、阵地建设、能力提升、氛围营造”等5个领域、13项任务,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加强宣传推广”3项工作要求。

  同时,广东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推进工作,设计制定年度10个重点任务,包括“建立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把系统内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强阵地建设”,把全省现有的256家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31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作为阵地建设的重点领域,并要求全省各地市今年要重点建设2个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等。

  会上指出,广东正努力开创全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比如研究制定广东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并计划今年12月召开全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现场交流会。

  黄慧诚还介绍,目前生态环境部在全国遴选志愿服务试点省份,广东被纳入国家试点省份计划。其次,广东也在选择部分地市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试点工作。其中,广州市作为“美丽全运志愿行动”试点城市,依托十五运主会场优势重点开展赛事志愿服务;东莞市作为“环境监督志愿行动”试点城市,首创“志愿服务+道歉承诺”从轻处罚模式推动基层环境治理;中山市、肇庆市、惠州市分别围绕美丽乡村、美丽河湖、清洁海滩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试点工作。

  黄慧诚表示,希望通过这些试点城市好做法好经验,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好机制好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经验,助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众行致远】习言道|避免以绿色低碳为名、行保护主义之实

石秀英于1926年出生。1937年,石秀英11岁。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城前,石秀英的父亲石长福带着一家人逃难,在南京上海路附近山坡上搭了芦席棚。“父亲到姑妈那里看看我姐姐,再也没回来。晚上,我到姑妈家找父亲,表弟说当时他躲在水西门的一个巷子里,看到我爸爸蹲下来系鞋带,日本兵一回头就用刺刀把我爸爸戳死了。”石秀英生前回忆,仅相隔几天,日本兵又把她当时19岁的哥哥石坤宝抓走了。母亲为了寻亲,发疯般拿着竹竿四处翻找死尸,整日以泪洗面。

欧洲动力电池为何难产

    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这一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先后创造性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引起全世界关注。为广泛凝聚共识,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到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从中阿合作论坛到中非合作论坛,从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到出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同有关各方坦诚交流,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大计。在2016年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和2017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建“一带一路”进行顶层设计、谋篇布局,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这一倡议的最高目标,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画好最大同心圆 共谱壮美新华章

今年10月18日,浙江建投发布公告称,沈德法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推举董事、总经理叶锦锋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

沥心沙大桥被撞断裂后5人“接力”拦车被认定见义勇为,获奖3.4万元

据中国海油介绍,这是其自主建造的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首次应用于开发深水高温高压油气藏,对强化中国深水油气开发装备产业链、提升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方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不针对任何特定欧盟成员国

从农田到餐桌,在哪些环节的“跑冒滴漏”中,粮食被损失掉了?原因又是什么?从餐厅到食堂,食品浪费何以发生?典型问题又反映出怎样的现状?加快形成切实管用的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加力解决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问题,近日,当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落地实施,未来可期的改变都有哪些?怎样才能更好实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